当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是风起云涌,对于IT业来讲确是一个难得的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机会。在各地方政府的主导下,以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和综合服务商为代表的IT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均积极参与其中,当然还不包括传统的城市建设领域的相关综合服务商,但因其政策导向性强、涉及面广、技术综合性要求高、建设周期长和资金量大等特点,非一家或几家企业可独立承担,因此如何确定"智慧城市"科学的建设与管理模式则是尤其重要的。
从近期国内诸多城市"智慧城市"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个人认为是否真正能够充分发挥好运营商的"智慧城市建设融资与产业发展平台"、"智慧城市建设总集成商"和"智慧城市综合运营商"的三重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前两个平台的功能是比较容易理解和实际上的专业化操作。对于运营商角色来讲,更需要考虑如何能够让"智慧城市"发挥出经济效益、实现持续赢利,当然这里要除去社会效益之外来讲。
从业务特性来讲,"智慧城市"中通常所讲的四大覆盖业务板块或专业服务领域,可划分为"经济产业发展"、"民生保障服务"、"城市建设管理"和"政务建设服务",除去地方政府应当从财政资金或其专项资金中定量使用的用于公共服务(基本建设、保障性服务和公益性服务)之外均可视为"智慧城市"所带动的智慧产业链的赢利点。
从智慧产业及服务来讲,包括"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产业增值、智慧城市运营中所涉及到的技术服务、平台服务或综合信息服务等均是可实现赢利的重点。仅就运营管理与服务部分而言,会涉及到智慧城市技术、信息和综合管理等平台化的服务,展开来讲、可有针对性的考虑以下几点:
1、搭"平台"、做产业
推动智慧产业园区建设,提供产业规划与综合开发,加强综合环境治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从园区规划设计、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投融资和园区综合管理的相关配套服务。
2、集"资源"、做物流
加快围绕智慧产业、产品和相关技术与人才的推广,聚集产业上下游各类资源,以区域物流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和各类离岸技术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具备物流平台功能。
3、推"信息"、做服务
运营的重要增值部分,就是信息服务,所以汇聚城市各类信息资源实现综合性的、增值的服务是赢利关键,个人考虑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功能级的,由智慧城市综合运维平台的技术支撑、保障和综合服务入手,保证"智慧城市"涉及到的软硬件设备、设施和各类重点系统的持续、稳定、连续运行。该模式的收益是通过收取固定的系统运维费。
2)业务级的,借助于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城市综合管理与服务方面的业务经验,通过产品化的过程(可通过多种股权形式参与到具备产品化能力的企业中或自行组织产品化全过程),形成覆盖如医疗、交通、环保、水利或能源等行业领域,综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数据管理和决策分析等智慧技术产品,进行全面推广、形成产品本身及其固化服务、衍生服务的赢利能力。该模式的收益是产品销售(含在线服务)、知识产权转让和企业股权收益等。
3)服务级的,在提供完整的功能保证前提下、提供专业化的业务支撑应当是运营能力的前期或初期阶段,而能否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则是持续赢利的关键,这也就是增值服务部分。通常来讲,这部分包括产业融资服务(风险投资、创新发展基金和政府扶持资金等专项服务)、物流信息服务(第三方或四方物流服务、电子商务)、业务外包服务(业务订单处理、业务流程支持、系统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服务、数据共享与交换服务、承接政府外包项目、区域经济数据挖掘和综合使用等)、金融信息服务(第三方支付平台、信用平台、资产评估分析、金融外包服务等)。 对于运营商来讲,最难的是增值服务部分、特别是建立在能够提供持续业务支撑能力之上增值服务,这是"智慧城市"运营商最需要深入考虑的部分,需要根据所承接的城市情况以及自身产业整合能力来综合考虑,既不能求取全面覆盖、更不能仅局限于一隅,具备持续稳定赢利应是适度规模化的前提和首要要素。